阅读历史 |

第65章 第 65 章(2 / 4)

加入书签

了,我就钻。

:)

总结起来,就是虽然看不太出来,但实际上在战术方面,苏凉其实是有点缺乏理论支撑的本能型选手。

只不过这种本能,在他极端冷静的表现下,和那个强大到能够在赛场上对各种机会进行临时比对然后再做选择的大脑的衬托下,让人看起来总觉得他是个赛前就考虑好了一切,对比赛全程全都胸有成竹的……了不起的战术大师。

他当初在回答那些问题的时候,诸如什么‘就内样,我觉得是合适的机会就上了’之类的句子,还被冰迷们剪辑成了鬼畜素材,然后在他每一次在赛场上给出让人惊艳的战术后,都会有粉丝在评论区跟着‘哈哈哈’——没有没有,没有什么战术,就内样,看到空就钻。

这套装句子,曾经一度成为网络上冰迷们的经典嘲讽句式。

他爹就吐槽过他无数回——还冰上即兴战术大师?那些人也就不了解你,真了解你,给你的外号就该是‘冰上影帝’,赛前就有战术预演?我看赛前给你脖子上套十个圈,都拉不住你比赛的时候临时冒出来的倔!

——真该让那些夸你在冰上冷静的家伙看看,冷静?冷静个p!也不看看在比赛的时候不管不顾莽过劲儿的人是谁?看到对手强,受到对手针对,就兴奋过头,知道哪些家伙喜欢比赛的时候下黑手你还特地去钓人家……

——就你这种性格,还能被夸冷静从容胸有成竹,啧,要我说,那些人就是没有看清你的真面目!

总之,他爹虽然骂骂咧咧对他疯狂吐槽,但是事后还是手把手地教了他一大串可以用来做自我掩饰的‘小窍门’。

就比如现在。

苏凉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就开始一本正经地瞎扯了起来:“半决赛和决赛的比赛目的有所不同,所以在战术的选择上也会有些不同的倾向性。”

记者的采访区距离教练指挥席的位置也不远,裴景和蒋一波两人在看到刘耀武拉着苏凉、尚飞采访时,两人就也一块儿凑了过来,打算听听刘耀武他都跟苏凉他们聊些什么,另外虽然刘耀武一直很靠谱,但蒋一波还是想说,如果遇到什么苏凉不方便回答的问题,他在边上也能帮点忙。

于是两人一凑了过来,就听苏凉开始做起了半决赛和决赛的战术复盘分析——没错,蒋一波教给苏凉的糊弄大法就是,既然你说不清楚自己的战术意图,那就站在第三方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直接对‘比赛中头盔号988号的选手’的战术意图进行分析。

还别说,这办法对于苏凉来说意外地好用。

毕竟,他在赛场上再如何‘就内样,看到空子就钻就好’,实际上他在比赛的过程中也是有本能的分析的,例如曾经的全国联赛上,他就曾经对一个可以钻的‘空子’视而不见,做出了另外更加合适的选择。

也就是说,从第三者视角上来看,他的战术目的和执行都非常清晰——只不过他自己从第一视角说不清罢了。

“半决赛的阶段,每组晋级名额只有两个,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半决赛的竞争实际上或许比决赛还要激烈。”

苏凉一边在刘耀武等人期待的注视下,一边一本正经地开始‘复盘’:“结合我半决赛时的分组情况,我所在的分组,理论上有晋级决赛实力的选手有塞缪尔、马特奥、李正泰、法比安。包括奥卢米德,也不能说绝对没有机会。”

“在所有人都有机会,对手又过于强大的前提下,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场比赛,每个人肯定都会滑得特别地主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场不抢占一个理想的占位,在体能和绝对速度能力缺乏足够优势的情况下,选择后程发力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这也是赛前裴教练和我讨论过的情况。”

边上,裴景和蒋一波也正在听苏凉的分析。

听到苏凉这样认真的讲解,裴景笑了笑,这个思路确实是在比赛前他和苏凉进行赛前分析的时候谈论过的,只不过当时他给出的预案和苏凉的实际执行的战术早已经天差地别,听到苏凉居然还特地带上他,裴景自己反倒有些过意不去了。

倒是一路听下来之后,蒋一波脸上出现了些许的古怪——他儿子现在说得这么头头是道的,他怎么觉得这些听起来都像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的味道有些过于浓重了?

不过思来想去,再怎么样这也是自己儿子——他觉得不对劲,难道还要拆自己儿子的台吗?

那必然是不能够的!

于是蒋一波就任由苏凉全程一本正经地将半决赛和决赛的战术方案给解释了一遍,听得刘耀武是满面红光。

看看!

什么叫做算无遗策?

比赛开始前的预案就能够有这么清晰的思路,而且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对当前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实时调整!

能够做到这样思路清晰、比赛冷静,再加上足够的洞察能力和战术执行能力,这样的选手,就算只有15岁,赢得世界杯的奖牌也是理所当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